新華網評:點燃青少年學習黨史熱情
陳娜婭
當前,黨史學習教育正在各地深入開展,站在建黨百年的重要歷史節點,如何用“年輕人的方式”點燃青少年黨史學習的熱情,向青少年一代講好“過去的故事”,是當代黨務工作者的“基本功”,也是傳好接力棒、激勵後來人的“必修課”。
讓青少年更好地與黨史對話,要會用“青少年的話”。做羣眾工作只有先學會用羣眾語言、拉近與羣眾的距離,話才説得下去,羣眾才能聽得進去。做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工作也是這個道理。提高黨史教育對青少年的感召力,就當學會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話語體系來表達,用青少年易於接受的輕快形式來傳播,比如動漫、話劇、RAP等。通過“黨史+藝術”“黨史+文創”“黨史+直播”等新方式,讓黨史知識真正“動”起來、“活”起來,成為青少年看得見、摸得着、感受得到的“身邊的歷史”,讓黨史教育展現出更加可親、可近、可愛的青春樣貌。
讓青少年更好地與黨史共振,要讀懂“青少年的心”。在互聯網大潮下成長起來的當代青少年,個性鮮明、自我意識強烈,易於接受新鮮事物,傳統的“填鴨式”“説教式”教育已經難以走進他們心裏。比起“從上至下”的灌輸,他們更崇尚“由下而上”的思想交鋒和個體表達。近年來,多地探索“沉浸式黨課”“紅色朗讀亭”“行走的黨史”等教育手段,讓青少年自己扮演黨史人物、自己擔當黨史主播、組隊打卡黨史聖地,在互動體驗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。這啓示我們,只有順應青少年的所思所盼,把當時學習教育工作做到他們的心坎裏,他們才能與歷史人物、歷史故事、歷史精神產生更深度的共情共鳴。
多讀歷史,方知興替。黨史不僅屬於過去,更連接着當下和未來,黨史中藴藏的寶貴精神財富,終將由青年一代來繼承、發揚和堅持。在青少年羣體中深入開展黨史宣傳教育,引導他們激發民族自尊心、自信心和自豪感,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,讓他們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,意義重大、使命光榮。我們要向歷史縱深掘進,着眼廣大青少年的成長成才,更加精準賦能、量體裁衣,讓身處歷史變革大潮中的當代青少年們,從黨史學習教育中啓迪智慧、振奮精神,凝聚起一往無前的強大動力。
1、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。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,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、複製、編輯或發佈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,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。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,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。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2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,並註明“來源:北國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、凡本網註明“來源:XXX(非北國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佈,可與本網聯繫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